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教育 公务员 正文

考研,还是考公务员?

时间:2013-07-16 09:14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研考”“公考”,中国最火爆的两大考。

  2013年,考研(微博)人数将近180万人,“公考”人数138万人通过资格审核,预计2014年这些数字还会增加。

  为什么?高学历、学富五车是研究生的标签;高福利、体制内是公务员(微博)的诱惑。

  事实上,作为参加两大考试的主力军,本科毕业生们正经历着复习的艰辛和抉择的痛苦。研究生真的好就业吗?公务员真的是铁饭碗吗?先考研再考公务员,还是直接考公务员?两难抉择和人生规划我们该何去何从?

  考研、公考为何这样火?

  文/特约记者 褚鹏程 本刊记者 项燕杰

  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网上报名截止。专家预计,今年报名人数或将再创新高,达到180万左右。其中,专业硕士、热门城市、热门专业、热门高校将成今年报考四大“热”点。与此同时,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也在今年10月24日落下帷幕,138万考生报考并通过审核,竞争2万余个公务员职位,报考录取比超过66∶1,其中热门的109个职位的报考录取比则高达1000∶1。考研和公考为何如此之火?大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时,该如何作出选择?

  考研和公考有多火?

  考研和公考的持续火爆,不仅体现在报考人数的激增,还体现在相关产业及经济的飞速发展与成长。

  研考4年增幅10万,公考竞争60∶1

  近些年,“考研热”“考公务员热”常见于媒体报端,近期网络上疯传的“考研经济大战”和“考研占座大战”也在不断升温,考研热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广泛热议的话题,报名人数屡创新高。(表1为一组2000年以来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录取比例数据)统计数据显示,研究生报考人数(含2013年预估数据)已连续9年达到百万人以上,连续4年以超过10万人的幅度增长。

  考研学生逐年递增,随之产生的考研辅导热、高校自习室资源紧缺也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求学•考研》记者走访清华大学(招生办)、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微博)等诸多京城高校时发现,图书馆和自习室里大都人满为患,其中不少是抱着各式辅导资料备战考研的学生。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的大四学生小高透露,临近毕业,班上80%的同学选择考研,图书馆、自习室是他们这段时间生活的中心。就读于北京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大四学生小史告诉本刊记者,近期班上人人都在备战考研,目前班里暂时没有同学打算直接就业。

  在“考研热”大行其道的同时,素有“天下第一考”之称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热度同样不减,其竞争广泛和激烈程度甚至超过考研。

  有统计数据显示,近些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考录取比例都持续稳定在50∶1~60∶1的水平,竞争激烈程度远远超过考研,甚至可用“惨烈”来形容,上千人竞争一个职位的现象近年来屡见不鲜。近期截止的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统计数据中,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业务科员职位的竞争比例是9411∶1,铁道部政策法规司政策研究处综合管理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竞争比例是4400∶1,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研究一处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竞争比例是3792∶1(更多数据详见表2:2003年—2012年的国家公务员报考录取数据)。

  夸张的报录比例之下,却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蜂拥报考体制内单位。据媒体报道,哈尔滨市招聘457个清洁工引来1万余人报名,其中近3000人拥有本科学历,25人拥有统招硕士研究生学历。一家培训机构甚至针对本次环卫系统招聘推出了基础精讲班,优惠价580元。一个基层的环卫系统岗位为何变得如此抢手?报名考试的小佟向记者道明了缘由,一旦考取这一岗位就意味着:第一,有事业编制;第二,解决哈尔滨户口;第三,3年考核优秀,可以转为管理岗位。

  体制内最受青睐的就是国家公务员。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专业的研三学生小刚向本刊记者透露,今年班上几乎所有同学都报考了国家公务员考试,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除了报国考,还连续报考多个省市的地方公务员考试,打算最终以“巡考”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研究生生活。(编者注:“公务员巡考”意指报考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地方公务员考试,凭借广撒网、多参考的策略赢取自己心仪的公务员职位,已是京城高校毕业生的流行用语。)

  公考、考研辅导市场形成庞大产业链

  随着考生需求的不断增多,考研热、公考热如同两条已经引燃的导火索,引爆了大学生考试市场的产业链,考试辅导机构的市场规模、报班人数、配套师资数量急剧攀升。

  走在京城各大高校的校园内,我们会经常看到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务员考试辅导的各类招生信息,其中不乏所谓名校名师,以及命题组、阅卷组等重量级考研辅导名师的招生广告。随着考研市场的火爆,报班学生的数量也日益庞大。以跨考教育集团考研魔鬼集训营为例,2009年集训营报名人数为592人,2010年激增至1417人,2011年攀升至2209人,2012年秋季训练营目前已经招满。而在11月中下旬跨考教育集团主办的全国“考研大联考”公益活动中,考生网上下载模拟试题的数量达到日均上万份。“我们之所以举办这个全免费的大型公益活动,主要的目的在于满足考研人的需求,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大学生顺利通过研究生考试。”跨考教育集团市场运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如今的高校不鼓励应试教育,但由于我国研究生考试制度的长期存在,大学生群体产生了巨大的考试辅导需求,跨考教育希望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帮助更多的大学生正确地选择院校专业、高效备考,做好职业规划,走出迷茫。

  粗略估算,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预计突破180万人,按照平均每个学生花费在辅导班、教辅资料上的金额为1000元保守计算,考研培训和教辅市场的规模至少为18亿元。

  而对公务员考试而言,由于《公务员法》确立了公务员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专业技术类分类考试的结构,主任科员以下的非领导级职务“凡进必考”;如果还想在系统里升迁,从主任科员到厅局级以下,所有人还需要考试——这个群体占整个公务员队伍的85%,甚至95%,公考产业链应运而生。

  公务员的考生群体不仅仅局限于在校毕业生,许多拥有一定经济基础的社会人士也属于目标服务人群,其辅导市场规模更甚于考研。据《中国经营报》报道,目前全国有700~1000家针对国考的培训机构,有全国性的连锁培训机构,也有很多以省、市为中心的区域性培训机构。

  从公务员教辅图书,到考前的基础班、模块班、强化班、冲刺班、点题班、万元包过班,再到交通、住宿、餐饮,到面试强化班、精品班、一对一班、封闭班、协议班和VIP班,到专门的公务员服装、形象包装等一系列产业,再到一些暗箱操作费用……公考所爆发的能量让人叹为观止。

  据华图教育相关人士分析,目前,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形成一个稳定成熟的大产业,其中面授培训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约占70%的市场份额,图书和辅导教材则占据了28%的市场份额。如果按照150万人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和250万人的地方公务员考试的规模,20%的参培率,每年就会有至少80万考生参加各种考前培训,按照平均每人5000元的培训花费,仅这一块的收入就可以达到40亿元,再加上出售辅导教材十几亿元的收入,这个市场的规模超过50亿元。同时,随着公务员考试的继续升温,这一市场规模还会继续增加。

  公考、考研产业链催热校园经济

  每年随着考研、公考报名期的到来,大学里各类广告也贴得铺天盖地。除了各考研与公考科目的培训班、讲座和资料宣传单之外,在学校的宣传栏上还出现了房屋出租、学生买自习座位、出售考研答案等广告。而对于租房和买自习位,学生们都深表理解,反之,对于出售考题答案之说则称“不靠谱”。

  有媒体记者走访烟台大学发现,大学外租房的广告可谓泛滥成灾,食堂周围开水房的墙上、宣传栏板上,甚至是修路架起的隔离墙上都贴满了各种信息单。有些以“单间学生公寓25元起,长期租优惠”的标语打低价牌,而更多的是用“环境好,整洁卫生,是学生学习读书的最佳选择”来吸引考研学生。除了房东贴的出租广告,还有学生自己贴上的“求合租”信息,譬如“求女生合租,无不良嗜好,早起晚睡考研者优先”等。

  对此,正在准备考研的法学专业王同学表示认同:“考研和公考都到了备考冲刺时期,为了更好地复习,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应对考试,很多学生都想搬出大学宿舍,找个环境好的地方,能好好休息。有的找合租,有的选择自己住单间,想休息时没人打扰,想开灯苦学时也不会影响到别人,所以这些房东们也就趁机发布信息。”

  除了各类信息满天飞,在校备考最难以避免的就是疯狂占座现象。王同学告诉记者:“早上四五点钟爬起来都不一定会占到位子,不仅考研的占座,还有很多考公务员的学生来排队。”

  网友“Vera夜猫”通过微博爆料:“某学生在大连一所高校读书,在校图书馆以80元一个月的价钱买座位准备考研!”对于买自习室座位这件事,正在备考金融学研究生的林山已经见怪不怪:“很多人在自习室没有占到固定座位,而有些人可能会多占一位,没占到座位的人就张贴买座位的信息。”

  在众多考研信息中,“4000元钱就能获得考研答案”的信息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在校园角落地带,常常会出现贩卖各类考试答案的信息,而对于此类信息,大部分学生并不买账。林山告诉记者:“这些信息基本上是骗人的,要是花这点钱就能买到答案,那岂不是所有的人都不用复习了。每年都有买到假答案追悔莫及的,这些人平时不复习,想侥幸过关,导致上当受骗。”

  《求学·考研》杂志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