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科研究生入选潜航员 幽闭测试小黑关1小时
蛟龙号
长江商报消息
小黑屋里呆1小时考心理素质,蒙眼用绳子组出正方形
经过四轮选拔,从全国200人中脱颖而出,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微博招生办)机械学院研究生,24岁的杨一帆成为我国第二批潜航员学院学员,同时他也是武汉高校中第一位深海潜航员学院学员。前日,杨一帆在无锡702所,第一次亲眼见到了“蛟龙号”,“比我想象中大得多”,他希望能早日完成学习,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潜航员,早日驾驶“蛟龙号”行驶在深海里。
我国第二批潜航员选拔流程
通过初选的130人
筛选50人进入复选
经过27个大项的常规医学检查、
心理面试和职业能力结构化测试
20人进入定选
晕船测试和综合面试
10人被确定为目标人选
医学复核、幽闭测试、氧敏感测试、政审、家庭情况(医学病史)调查和心理调查专家组确定入选6人
进入初选
偶然看到招聘信息
不知道潜航员是做什么的
杨一帆是新疆阜康人,父母是普通的公职人员。2008年,杨一帆考入天津科技大学,学习机械制作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成绩一直不错。考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研究生时分数刚好过线,他觉得自己挺幸运。
现在华科读研三的他,完成硕士论文后,就要开始潜航员正式的学习。而与“潜航员”结缘,是去年7月,偶然在学校就业网站上看到“第二批深海载人潜水器潜航员学员选拔公告招聘”信息。身高、年龄、学历及所学专业等要求,他全部符合。“刚开始,我也不知道潜航员是做什么的,但对这个职业充满了敬仰,很有民族荣誉感,就想去试试”,杨一帆将自己的简历、填好的报名表,和一叠荣誉证书复印件,交到了学校就业办公室。
考虑到潜航员对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杨一帆递交的荣誉证书大多和体育有关,比如“校运动会研究生组百米亚军”等。杨一帆从小喜欢运动,足球踢得不错,在院足球队踢中后卫。
放暑假后,杨一帆回了新疆老家,直到8月底,他收到了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发来告知他通过初选的邮件,通过初选的130人将竞争6个潜航员学员名额,其中包括两个女性学员名额。
幽闭测试
在不足3平米的小黑屋里坐1小时
进一步的选拔包括笔试、面试和各项测试。笔试要测试专业知识,和行政能力,其中必考《潜水器设计原理》,从未接触过潜水器的杨一帆,赶紧从网上买了一本,有时间就翻开看。准备了一个多月,去年10月25日,杨一帆从武汉出发前往青岛,进行为期7天的选拔,而这次的选拔标准远比报名条件严格得多。
按照选拔流程,经过初选的130人中,将筛选出50人进入复选。经过27个大项的常规医学检查等复选环节后,将有20人进入定选。之后将有10人被确定为目标人选,接受医学复核、幽闭测试等综合评价后,专家组将形成最终推荐名单,确定入选的6人。
“幽闭测试是在一间不足3平方米的黑暗小屋内进行,小屋中央有张椅子,每个人在里面坐1个小时,不能带任何东西,不能睡觉。”杨一帆对这项测试记忆深刻,测试时,各种仪器连在身体上,测心跳、脉搏和血压等,而门外还有两位专家,正看着你。
坐在屋子中央,四周一片漆黑,不远处有一个红外摄像头。“不害怕,也不紧张,就觉得不知道要坐多久。”最后,杨一帆决定数数,结束测试出来时,他已经数到了3000多。
抗压测试
被考官提示“犯规”
不受干扰“点数”一次比一次快
7天的测试,一项接着一项,两天一轮。每完成一轮,就有人被淘汰。和杨一帆同住的一名来自浙大的学生,在20进10时,就被淘汰了。
在90分钟内做700道心理测试题;10人一组,蒙住眼睛,找到一段绳子,组成边长最长的正方形;连续三次换房间玩“点数字”游戏……这些测试,杨一帆以前从未听说过。而就在玩“点数字”游戏时,发生了点小插曲。
杨一帆说,电脑屏幕上显示的1到26的数字,全被打乱分布,要求学员用最快的速度,按顺序点击数字。“有点像在打地鼠,挺有意思的”,完成第一轮,杨一帆用了1315秒钟。
第二轮换到另一个房间,有考官在旁边。刚进房间,考官便对杨一帆说,“这一关很重要,是你能否通过选拔的关键”。考官要求他花1分钟时间调整呼吸,不能做别的事情,但杨一帆觉得不用调整,拿起鼠标开始点数。考官马上提醒“犯规了”,听到这话,杨一帆有点紧张,平静了一下,立马重新开始点数。因为有第一轮的测试,对数字熟悉了些,这一次花的时间比上一次少。
换到第三个房间再玩这个游戏时,另一位考官告诉杨一帆,“这是你最后一次玩这个游戏,之前的分数都不重要”,杨一帆感觉压力越来越大,但这一次,他完成得比前两次都快。
“考官的话,就是在给我们加压,测试是在考验我们的抗压能力,潜航员在海底特殊环境中工作,对心理素质要求很高。”杨一帆说。
幸运入选
到无锡学习期待驾驶“蛟龙号”
结束选拔时,130人只留下了10人。杨一帆离开青岛回学校等待最后的结果,自己会不会被选中,杨一帆也不知道。直到公示名单出来,杨一帆觉得自己能被选中,是因为自己喜欢运动,身体素质好;性格偏内向,稳重,不容易受外界过多影响,心理素质也占了优势。
“蛟龙号”目前正在无锡702所进行检修,杨一帆和其他学员一起到无锡,熟悉“蛟龙号”的构造,并学习相关知识。“以前在电视上看到过,实物放在眼前,远比想象中大得多。”杨一帆说。
“以后的路还很长,目前完成的只是一小步。”马上就要研三毕业,杨一帆准备完成论文后,正式开始潜航员的学习,他会毫不松懈,争取早日当一名真正合格的潜航员,他很期待驾驶“蛟龙号”行驶在深海里。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
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级,是当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潜水器。可在海洋的广阔海域中使用,工作范围可覆盖全球海洋区域的99.8%。
2012年6月27日“蛟龙号”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海试成功到达7062米海底,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新的世界纪录。
新华社图
(长江商报)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