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党要分行为变理直气壮 被指破坏大学生态
本属于“地下活动”的要分行为已经逐渐从暗处转为“光明正大”,看似“理亏”的要分同学也越来越理直气壮
“其实出国的第一步就是建立对自己的肯定,这群孩子总是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找老师求情,他们出国以后真的能够享受学习带给他们的乐趣吗?”
“我也出过国,了解这其中的艰辛和不易,但同时会觉得这打破了公平竞争的规则”
一门随堂打分的课程刚结束,黎婷身边几个准备出国的同学就围在了一起,“老师给的分数太低,我们去找老师!”
黎婷就读于华中地区一所985高校,在她四年的大学生活中,这种情况时不时就会出现,尤其学期末,更是集中。每每看到这种情景,黎婷虽愤愤不平但又无可奈何,“都是同学,终究不忍心挡人前程”。
要分现象由来已久。2013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通过民意中国网对1398人进行了一项调查,该调查显示,有71.1%的受访者坦言自己上大学时身边有过学生向老师要分的现象,41.1%的受访者感觉答应给学生加分的老师很多。
但近年来,要分已不再是差生怕“挂科”的“投机取巧”行为,很多“高高在上”的学霸也加入到这个队伍中,其中为出国而奔走的不在少数。在网络上,很多过来人频频支招:他们将“说自己要出国”作为破解“高冷”老师的“终极攻略”。
要分、给分到底对不对?这并非是旁观者黎婷一个人的疑惑,它甚至关乎教育公平问题。
为出国,对绩点“锱铢必较”
从准备申请出国开始,一985高校新闻专业的苏娅文就经常听到一些同学关于要分的“悄悄话”。
起初,苏娅文还不屑于此,总是鲜明地表达立场——“我才不干这类偷偷摸摸的事呢,该多少分就多少分呗。”
转折发生在大三。根据国外高校对绩点的要求和师兄师姐的经验,“申请出国,所修科目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是必须的,最好能在85分以上”。苏娅文大三时的平均成绩在82分左右,对于能否申请到理想的学校,她有些忐忑不安。
这种不安在一门名为《物联网概论》的通识课成绩公布后被彻底引爆,七十几分将她“杀了个措手不及”:每次都准时上课,考前认真复习,还是开卷……苏娅文怎么也想不通哪里出了问题——就因为这门课,她的绩点直接掉了一分。
从那以后,为了奋力弥补绩点上的差距,苏娅文也开始要分。一次英语课后,她和另外一个“出国党”一起向老师呈情,老师听完之后沉默了一会儿,“那几秒简直太煎熬了。”苏娅文回忆,最后他说知道了,会根据情况处理,她的心才放下来。“当时实在没办法了,我只有出国这一个选择,根本没有退路”。
对于另一部分“出国党”来说,要分关系的不是能否走出去的问题,而是走得好不好的问题。
平均成绩从大二的83分陡然升到了出国读研申请书上的90分,在林祎的眼中,自己成绩提高带来的改变不只是绩点,而是申请学校的排名从全球200开外飞升到了前100的榜单内。虽然林祎本科就读于浙江一所名不见经传的非211高校,却拿到了英国名校爱丁堡大学的录取通知,为此,林祎没少“公关”:4年来,她和老师要分的“博弈”只失败过一次。
和林祎经历类似的,还有陈斐然。作为北京一所985高校年年都拿奖学金的好学生,为了实现自己去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梦想,她在同学们面前留下对分数“锱铢必较”的印象。上个期末,陈斐然还和自己选修同一门课的舍友联名给老师写下了一封长邮件。为了保证成功率,她甚至打听来老师的电话“提醒查收”。
出国是“一个人的事”?
“我们想要90多分的唯一原因就是要出国,不是为了奖学金或者保研。”陈斐然在给老师发邮件要分时都会特别注明这一点。“出国是自己的私事,保研和评奖学金就和别人的利益相关了。”这是陈斐然对此的理解。
网络上,在“如何向大学老师要分”的问题回复中,不难找到这样一条“攻略”:因为出国需要GPA,不涉及他人,老师一般都会理解。
出国被要分者奉为“一个人的事”,不影响他人利益,但实际上,这场“暗战”影响的绝不止一个人。
大学前两年,黎婷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虽然身在文科学院,但她的计算机基础、VB编程、微积分(学校要求涉猎)的成绩全都名列前茅,但自从上了大三,虽然她和之前一样努力,排名却被甩到了后面。
她说,有一部分和自己成绩相当、甚至不如自己的同学总是打着出国的旗号或明或暗地向老师要分,“这些人目的性很强,都如愿了”。
表面上看,这些要分的人看起来和她“井水不犯河水”:黎婷要保研,他们要出国,“不冲突”。但实际上,以出国名义要分的同学,有些是做两手准备的,如果托福(课程)或者雅思(课程)成绩不高,就要加入保研队伍,那么,其排名就会在黎婷前面。
“出国党”的要分行为被其他同学反感还有一个原因:大多数高校对学生成绩的优秀率都有严格限制,老师如果把“出国党”的分数都提到90分以上,就可能会把另外一些人的分数压到90分以下。
而且,本属于“地下活动”的要分行为已经逐渐从暗处转为“光明正大”,看似“理亏”的要分同学也越来越理直气壮。有时候,成绩刚出来,课还没上完,几个“出国党”便聚在一起准备“时刻待命”了。
黎婷时常会怀疑大学里的评判体系,以往实打实、最客观“分数”似乎并不管用了,那对于踏踏实实埋头钻研的学生,什么才是最公平的肯定?
“原则下的方便”还是“不近人情”
作为当事一方的高校教师,自然也感受到了出国要分现象正愈演愈烈。东北地区某211大学理工类专业教师陈冲坦言,“有时候老师们聚在一起,会抱怨现在的学生太浮躁。”但面对这些年轻人直白的诉求,多数老师的情绪却很复杂:反感、理解,更多的是一种无奈。
在北京一所重点大学传播学专业教授白艳红的印象里,平均每门课她大约会收到2到3封要分的邮件。这些来要分的同学基本都把目标明确锁定在了90分以上,也就是教务处核算分数时的“满分绩点段”。
白艳红有时会给予“原则下的方便”:有学生得了89分,平时课堂表现不错,她就帮着提到90分。“很有可能加1分他就出去了。学生出国,对自己还有父母来说机会成本都不小,挺辛苦的。”但白艳红有自己的底线:向上浮动,最多不超过2分。
但白艳红困惑的是,一些明明凭借自己的能力就可以获得高分的学生,却仍然依赖于和老师的临时沟通。“其实出国的第一步就是建立对自己的肯定,这群孩子总是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找老师求情,他们出国以后真的能够享受学习带给他们的乐趣吗?”
陈冲一直扮演着“不近人情”的角色,因此,找他的学生越来越少。在陈冲眼里,分数高低靠的只有学生自己,老师并不起决定作用。“很多人抱怨出国压力大,但难道不应该是有多大的能耐才做多少的事情吗?”
“学生总会说我这门课对于他出国而言生死攸关,但一般来说,如果我的课成绩不好,他别的课成绩也都一般。”陈冲说。
为了避免直面学生的纠结和尴尬,有些老师干脆把准备工作做到了前面。在山东某985大学担任副教授的李晖,近3年摸索出一套应对办法:到某个班任教的第一天,李晖就会给同学们拉一个微信群。每次考完试后,李晖除了会在群里公布一下考试的给分要点,还会加上一句话——“任何学生不得以任何形式向老师要分”。
李晖反感要分行为,源于自己内心的价值观。“我也出过国,了解这其中的艰辛和不易,但同时会觉得这打破了公平竞争的规则。”李晖表示,“学生本该是一尘不染的,我不希望他们过早世俗化,不应该让人情模糊了规则的界限。”
大学的“分数”客观吗
对于要分破坏规则的指责,“出国党”自然不认同。
“本人不是想不劳而获,只不过想让老师在打算给88、89分时,能尽量打90罢了。”一名读商科的本科生在知乎上提问:有什么让大学老师给分上90的技巧?
他说,自己很多门课都是87到89分,按照美国绩点算法,他很可能因为与90分相差一二分的“毫厘”被理想的学校“拒之千里”。
这名学生坦言,其所在专业有很多“水课”,挂科难,但是上90分也很难,“‘水课’的分不一定是跟努力程度完全正相关的。”
这个本科生说出了很多“同行者”的心声,在大学,尤其是文科专业,分数都有一定的“主观性”:老师对于一二分的权衡比较随意。
白艳红老师表示,在她的学校里,学校对学生的成绩分布有着严格的要求:优秀(90分及以上)率在每门考试中不能超过学生总数的20%,不及格率控制在5%左右。“可以说优秀率相比不及格率是一个更加严格把控的标准,这个统计指标限制了最好和最差的两部分学生的比例,把大部分学生的成绩段都集中在了80分到89分之间。”白老师说。
“学校的分数比例为老师们提供参考,但在实际操作中灵活性比较强。”虽然如此,但李晖不认同“分数随意论”的说法。她表示,分数是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包括要点是否完整、观点是否清晰、字迹工整与否等综合给出的。
同时,要来的虚高分数,也会引来另外的问题。新东方前途出国留学(课程)中介美国组的老师表示,美国各个大学根据历年申请人的情况会对中国各所学校进行一个排名和统计,如果某位学生的分数与该校的普遍情况出入较大,学校也会产生疑虑,并且将安排面试。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