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河北网首页 河北教育 公务员 正文

公务人员为何沦为“瘾君子”?

时间:2014-06-27 08:05河北网(www.he-bei.cn)
河北网(www.he-bei.cn)权威媒体 河北门户

  -新华社记者王研周畅

  “吸毒州长”受贿被判刑、某社保官员为凑吸毒款贪污社保金……近年来曝出的官员吸毒事件刺痛人心,而伴随着官员吸毒而来的其他不端行为更令人憎恶。本应对自己有更高要求的公务人员为何会沦为“瘾君子”?

  吸毒官员:聚众吸毒、贪污受贿

  说起近年来较有名的吸毒官员,许多人想起的是曾担任云南省楚雄州州长的“吸毒州长”杨红卫。

  杨红卫的吸毒行为被揭露于人前,始于其因贪腐行为被采取强制措施,后其因受贿等行为被判处无期徒刑。与其贪腐行为同时暴露的杨红卫吸毒史,立即引起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据了解,杨红卫吸食毒品一年多时间,有固定的吸毒地点和供货人。

  杨红卫不是第一个被曝光的吸毒官员。早在2008年就有河北省保定市雄县地税局大营分局局长刘某吸毒被抓。2009年山西繁峙县岩头乡党委副书记柴四清因吸毒被曝光,事发后此人被开除党籍、罢免职务,并被行政拘留。2012年某市警方“百日扫毒风暴”专项行动中,有9名党员、国家工作人员因吸毒被查获,其中包括工伤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等。

  在刘汉案中,媒体广为关注的一个焦点,就是刘维和多名政法官员等聚在一起吸食毒品。

  而最近引起关注的“毒官”事件,是发生在今年5月的“安徽省宿松县多名官员聚众吸毒被抓获”事件,宿松县最后查明:今年4月26日和29日,宿松县公安机关在侦办其他案件中,发现宿松县招商局副局长李某某、宿松县交通运输局下属道路运输管理局副局长余某涉嫌吸食毒品。经公安机关查明,李某某、余某先后三次吸食由社会人员提供的毒品。两人均被开除党籍并撤职。

  安徽省戒毒康复中心副主任陈向明说:“我目前接触的案例,没有一个官员是被人陷害、欺骗而染上毒瘾的,很大程度上都是自己出了问题,甚至可以说是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尝试吸毒,最后渐渐上瘾。”他认为,这说明吸毒官员本质上是价值观出了问题,因此,其公务行为也很有可能出现违法犯罪行为。

  监管不力:“毒官”总能在内部“隐身”

  通过分析官员吸毒的多个案例不难发现,这些人吸毒行为的败露鲜少源于内部监管,基本都来自“外部”作用。杨红卫是上级纪检部门对其进行调查后,才公布了其吸毒行为;柴四清的吸毒行为被揭露,是因为网友发帖后被人肉搜索,此前其人甚至被评为优秀党员;宿松县两名官员的吸毒行为败露,则是因为公安机关侦办其他案件时恰巧抓获了他们,之后又引起了媒体的注意。

  “针对官员吸毒,确实很难建立一个单独的监管机制。”云南大学[微博]法学院副院长、禁毒系主任高巍分析,一方面,单位没有这方面的监管职责。一方面,官员吸毒具有较强隐蔽性。

  但是,内部监管的乏力必须引起注意。据媒体报道,杨红卫出事前,有人员报告了当时的州政法委领导,但并未引起注意。“这与杨红卫的职位有关,下级查上级毕竟是需要勇气的。”孙文杰说,而且一些党政机关不愿自揭家丑,也就对查处吸毒官员持回避态度。

  “要避免更多吸毒官员的出现,加强日常教育只是一个方面,还要加强全方位的监管。”高巍说,现在许多单位加强了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督,就是较好的做法。更重要的是,对吸毒官员要加大惩处力度。“对一些吸毒官员处理轻的问题,在社会上就曾引起争议。对吸毒官员有必要实行‘一次否决制’,直接从党员队伍和党政机关中清除出去。”

  (据新华社昆明6月25日电)

相关新闻: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发布 15日起报名

2015公务员面试备考:像公务员一样去思考!

公务员“跳槽”现象早已有之 不必过分解读

人社部:数据显示公务员没有出现离职潮

公务员军训为何能引发热论?

责任编辑:美景
0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Copyright (C) 2012-2012 河北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冀ICP备09014245号

未经河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