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折射“公务员热”降温是伪命题
节后离职潮中,哪个行业人群最活跃?在近日智联招聘发布的调查报告中令人惊诧的是,被认为抱着“铁饭碗”的公务员竟成为了跨界跳槽最活跃的白领人群。调查显示,春节后半数白领都有跳槽意愿,已经跳槽的达到了将近14%,而跳槽人群主要流向了房地产、互联网和金融行业。其中跨行业跳槽人群最活跃的是公务员,同比去年增加超过三成。持续多年的“公务员热”开始降温了吗?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公务员一直是以“铁饭碗”的形象存在于公众脑海里。而今,公务员成了跳槽队伍里的主力,当然会吸引人们的眼球。但是,跳槽折射“公务员热”降温却是个伪命题。
首先,“公务员热”这种说法本就存在认知误区。过去,因为官员享有诸多特权以及灰色收入不明等问题,媒体对公务员这个职业聚焦相对较多。在定向解读公务员报考数据之下,舆论圈才产生了“公务员热”这种说法。这也使得民众对公务员这个职业存在曲解式的刻板印象。事实上,相比于一些知名企业的岗位的竞聘热度,公务员压根就谈不上热。即便要说热,那也只能说是“公务员报考热”。并且,在公务员报考热之中,又存在盲目报考的现象。很多大学生临近毕业,因为存在就业压力,他们带着这样的心理:多一份尝试就多一份希望,多一份心安。但这并不能说明,在他们眼里,公务员就是个很热门的理想职业。
此外,很多年轻人的就业观念已带着时代气息,他们大多不会把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当成终身职业。有些学生即便考上了公务员,可如果难以适应角色或者不满薪水待遇,辞职也就会成为必然。更何况,还有很多年轻人原本就是带着锻炼自己的心态端起这个饭碗。他们如果觉得自己的锻炼期已满,当然会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平台。也就是说,年轻公务员的跳槽行为并不值得深度解读。
所以,笔者以为,相比于公务员跳槽,更值得解读的是“官员跳槽”。因为“官员”这个职业具有不少附加值。如果“官员跳槽”成为一种现象,那可能才是民众所期待的“公务员热”在降温。几年前,民政部慈善促进司司长王振耀辞职,在李连杰的游说下,出任北师大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引发舆论热议。可一来他的级别并不算高,二来这样的事情还是少数,这显示目前在我国官民身份转换并不是一种常态现象。
众所周知,正常人都有利弊分析思维,一般都会趋利避害。在中国,公务员又称公仆。假如人人都争当仆人,那就不大正常,因为这说明它在现实中可能不是仆人。而今,“新常态”这个词已经为人熟悉,在新常态之下,一些公务员“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工作方式必将寿终正寝。这会让公务员队伍里不少贪图安逸者知难而退。故而,公务员热与作风建设的决心成反比,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就目前来看,它还没倒逼出常态的“官员跳槽”现象。
总而言之,跳槽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公务员既然是一种职业,那本就应该成为这种现象的组成部分。不过,透过跳槽现象,我们该关注社会流通渠道是否存在固化和逼仄的问题。比如,在公务员系统里,如果一个人再努力却看不到自己的上升空间,被迫离开,这就是一种必须治的机制病。它比“公务员热”这个话题更值得讨论。(文峰)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一切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